交心(1 / 2)

黛玉一开始真的没有想过会和平宁郡主交心的。毕竟对方是郡主,又是一个身份如此敏感的郡主,于黛玉而言本来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那种。

可不知为何,看着眼前的平宁郡主,黛玉总忍不住想起自己刚刚到荣国府的那会儿。于是在她都没有反应过来之前,她已经和平宁郡主聊起来了。

“我刚入京城的时候,在轿子上看一切都那么陌生。”这些话,黛玉还是头一次对别人讲,就是探春姐妹,她也从未讲起过,“虽然是到外祖母家来,可从未见过面,所以很是担心的。怕不被喜欢,怕说出了话,怕做做了事,所以刚来那会儿,我是不多说一个字,不多行一步路的。”

黛玉这一番话,让平宁郡主一下子找到了知音一般:她如今到了皇后娘娘的宫里住着,可不就是这种感觉吗?

“幸好外祖母和嫂子们待我都很好,尤其是外祖母,对我比几个表姐妹们还好呢。”黛玉笑着向平宁郡主说,“慢慢的我也就习惯了,毕竟都是至亲,我们姐妹一处读书一处玩闹,我打小没有兄弟姐妹的,如今反倒是体会到了有兄弟姐妹的快乐。渐渐的,我也明白一个道理,有时候人嘛,总是想的太多。其实想简单点儿才好,谁对我好,我就对谁好,就行啦。”

平宁郡主一下子就呆住了,这些日子以来,天子和皇后对她的好,她感受到了,可却总在想,为什么他们要对自己这么好呢?如果是普通人家,天子和皇后就是她的叔叔婶婶,叔叔婶婶对侄女儿好,天经地义。

但她没有出生在普通人家。她出生的时候父亲还是太子,那时候的她众星捧月,皇爷爷最喜欢的孙女儿,宫里面所有人对她呵护备至。

可当父亲出事之后,她们一家就被幽禁在了东宫。四四方方的院子,四四方方的天地。留下来少得可怜的宫女,她们平日里都像是哑了一样,不说话。

见平宁郡主陷入了沉思,黛玉笑了笑还是多说了一句:“当一个人真心实意对另一个人好的时候,眼神表情那些,都做不了假的。”

平宁郡主这一次看向黛玉的眼神,多了几分钦佩,然后她笑了:“今日来这儿我很紧张的,这会儿倒是觉得,今儿来一趟真是不虚此行了。”

于是从张家回到宫里,当皇后问她好玩不的时候,平宁郡主就忍不住向皇后讲起了黛玉来,虽然她并未将黛玉那些话说给皇后听,可皇后却看出来了,这孩子与往日,有些不同了。

其实将平宁郡主养到自己身边来,不是天子的意思,反而是皇后自己的意思。

皇后是有一个亲生女儿的,前两年已经出嫁,那时候天子还未登基,是当时的皇上也就是现在的太上皇赐婚,嫁给陕甘都指挥使家的公子。陕甘位置敏感,尤其是这些年青海天山一带部族与中原关系并不太融洽的情况下。

女儿出嫁后,皇后时不时就惦记,可山高路远的,出嫁后都不曾见过一面。冬至那日忽然从东宫过,皇后看见了门内静坐着的小姑娘。

萧忻,废太子的女儿。皇后记得小姑娘小的时候雪团子似的很惹人疼爱,这么几年过去,已经不再是当初天真烂漫的模样了。

小姑娘一个不经意的转头,皇后的心一紧,她在小姑娘的脸上,看到了女儿当初听闻婚事时候的表情。

于是皇后当晚就和天子说起了萧忻来,说想要将她接过来养着:“如今嫂子已经去世了,东宫那边那样子,也不是个事儿,旁的人我不能管,但今日看到小姑娘了,心里头难受。”

天子听了当时愣了好一会儿,当初所谓的太子谋反,实在是有太多不为外人道的因素在里面了。其实天子和太子之间的关系,比起跟其他兄弟,还要好一些呢。

皇后见天子陷入了沉思,还是忍不住又说了一句:“前几日见太上皇对着一盆花说话,想来,做父亲的,总归还是念着儿子的吧。”

天子却并不能一口就答应下皇后,经过了两日的深思熟虑后才同意了皇后的请求:“她怎么都好办,到底是姑娘家。她还有个哥哥呢,也到了该婚配的年纪,朕这个做叔叔的,就担当这一回吧。”

天子与皇后一道,去了太上皇跟前。

提到废太子的孩子,太上皇的眼中有着几分伤痛,一闪而逝,听见天子说给萧初赐婚,又要将萧忻养到皇后跟前,太上皇沉默了一会儿后点了点头,看向天子的时候多了几分赞许:“你到底成长了。”

于是萧忻就这样来跟着皇后了,当初她出生没有多久就被封了平宁郡主,这个封号太子出事也并未取消,如今跟着皇后,也还是这个封号。

小姑娘到了自己跟前,皇后立刻就觉察到了,小姑娘的敏感与小心谨慎,不肯多说一句话,就连皇后宫里的宫女太监,她对着他们全都客客气气。

是皇后开口,送了小姑娘去张家玩。因为宫里头没有和她一般大的姑娘,几个都是皇子,而其他王爷家的郡主们,寻常不大进宫,何况彼此之间还很陌生,毕竟萧忻被关在了东宫那么些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