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81 章(1 / 2)

陈博裕的亲事板上钉钉了,太师府就算不想办也得照办,他们对陈博裕的态度不似从前,连这门亲事都打算敷衍过去就行了。

陈博裕对此也料到了,到了小定的时候,嫡母和父亲也不会怎配合,到时候场面不好看,另外江家长辈都已没了,江薛岳太年轻,只怕在陈太师等人心中分量不重,当初江薛岳闯了太师府打了他们的四公子,这也记恨着,种种结合他在考虑要不要自己的姨娘去,不让场面那么尴尬,可一位姨娘到底还是身份差些,落到了旁人眼中见不到重视。

成亲这件事情让陈博裕有一堆麻烦事情,摆在眼前最大的问题是聘礼,父亲和祖母不会好好准备他的聘礼,他得要自己上手,将东西一样一样准备好,至少明面上不能够落了下来。

“小裕啊!”林姨娘坐在小墩子前一脸慈爱的看着儿子,“你为那江问渔这么用心,看来是真喜欢了。”

陈博裕浅浅一笑,“是啊!”江问渔生育问题他没有和任何人提及,只怕被人知道成了反对的一个条件。

江薛岳的硬性条件是不能够纳妾,他不知道未来会不会有什么改变,一辈子太长了,但是当下他是坚定目前的想法。

“小娘,我成亲了,我得要担起事情。”他蹲在林姨娘身边,抬头看着林姨娘,“小娘,总有一天我会让你摆脱这里。”

这么多年了,他清楚姨娘不大喜欢这样大宅院的生活,在这里生活是无可奈何,曾经他想过等自己有妻子,肩膀上担得起事情就尽量让母亲过得好些,如今生出了离开的念想,那么不管如何母亲也得要带走,不能让她这个院子里蹉跎。

林姨娘心中感慨万千,眼眸看向儿子已经泪眼婆娑,“我们小裕长大了,长大了好啊!”

她身为生母,这些年看着儿子挣扎活着,一步一个坑,成长成了一个大人,欣慰之余,更是痛苦,要是她强大些为儿子挡住风霜,这样儿子也不会受这样的苦了。

当年那件事情也是被人寥寥掩饰过去,给他们母子两人的解释很敷衍,可是他们没办法,生在别人的屋檐下不得不低头,如今儿子有这份心是好事,可是未来的压力很难,不知道扛得住扛不住。

“好,有心了,可...”

儿子既然有心这么做,到底让她心情上愉快的,她也开心有这样的觉悟,至少她的儿子不用在这里半生蹉跎,被人吸血,可太难了。

要是她也能跟着去,那她儿子未来也能够叫唤她一句母亲,而不是小娘。

“小娘莫要担心,一切都会走上正轨。”

陈博裕看到姨娘眼中的不安,当然他也明白姨娘到底不安什么,分家这种事情很困难,尤其是在一家子没有其他人出头的情况下更难了,他们会用孝道困住他,困得他喘不过气来,一句孝道能压死一个人。

可人总是要拼搏一下的,不是吗?他不喜欢走安稳路,更不喜欢墨守成规,对于喜欢的东西、物品生活乃至人,该要争取的就要争取,说是野心也好,说是私心也好,反正他就是这么个人。

“小裕啊!是小娘拖累了你。”林姨娘动动眼珠子,眼睑往下垂,无一不惋惜。

她要是但凡稍微讨那个人喜欢,也许事情就不会这么发展了。可是她是个没本事的人,才会让自己儿子这么受苦,到底是作孽啊!

“小娘,这事情可不由得你。”

他们在府中就是被讨厌的角色,父亲作为权利的拥护者,是有决定他和母亲的物质条件等等的权利,很多事情发生是因为被人算计了,父亲这个决策者糊涂,经常偏向了其他人,连大事都寥寥草草定案,单听一方证词,不理他人喊冤,喊冤的人的声音最后被拉下去深渊,直至没了声音。

“小娘,只要你能够接受问渔,我便觉得开心了。”

林姨娘自然是满口答应,其他的她做不到,只有这件小事情她能做到。

陈博裕下聘礼的那日,虽说比不上那些大富大贵人家那样声势浩大,可也有不少好东西,三十六抬聘礼,比起寻常人家多了好多聘礼,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,百姓们站在街边看热闹。

不少人在暗暗观察着这位既惹得太子重用,又惹得圣上喜爱的少年郎到底是怎么样的,当然他们也有私底下讨论,只怕这是一个在亲事上糊涂之人,被人哄骗了还一厢情愿。

他们消息灵通,各自清楚陈太师乃至太师府对于他娶得媳妇很不满意,甚至隐隐传出了闲话,不少人看不好这门亲事,没想到陈五公子居然抗住了压力,另一方面还有一个传言是江家小姐曾在太师府当过婢女,这事情在外界传得沸沸扬扬,甚至有知情人出来爆料,到最后直逼着岳公子和陈五公子亲自出来辟谣,这才让人熄了下来,但是还有不少人半信半疑。

不过有些事情大家都这么半信半疑下去吧,左右也不会影响江问渔什么,最多出门的时候被指点两下。

此次下聘礼太师府就几个年轻的妇人出面,陈博裕并没有拖鞋,他另请了太子的